• 内部控制 内控体系框架测试与内控缺陷流程梳理内控自评价内部审计
  • 行业实践 重点行业案例研究专项风险管理企业实践财务管理
  • 风险管理 理论前沿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策略与方案
  • 关于我们 本网简介 本网专家视点 资料下载中心
  • 电话:010-68827610
    专家QQ:421183643在线咨询  查看更多>>
    • 姓名:
    • 电话:
    • 内容:
    流程梳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节的现状与问题]  >  流程梳理  >  首页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节的现状与问题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   日期:2014-08-12

    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节的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施工企业均采用项目法施工,以独立核算的项目部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施工企业的特点是工期长、流动强、分布广,每个工程项目单独核算。成本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应该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管理。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和个别性,施工过程中会涉及不同性质的工作人员,例如施工技术员、预算员、施工人员等等,所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要全面、合理组织安排每一类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同时也要宏观控制和安排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2].项目部的会计核算和管理难度很大,项目部的内部控制薄弱、漏洞较多,严重影响了项目施工过程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整个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付款环节的现状

      某建筑分公司快速扩张,其付款流程是,各项目经理编制付款计划,分公司经理签字,财务付款。年终前财务人员发现应付账款借方余额很大,于是今年一季度统计应付账款时发现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为1140万元,没有钱!还超付这么多钱的问题。特此,召开各项目、预算、材料、项目经理会议。分公司经理下达任务,一个月内消除借方余额,但一个月后,各项目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项事宜,便不了了之,各项目付款计划超付的照样超付,造成成本不实,钱付了,但未入成本,有时会形成呆账!死账!在二季度统计时发现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竟达1400多万元,这次增长,受到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三季度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基本上得到控制,但小额超付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2.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结算环节的现状

      2.2.1结算流程的现状

      某建筑施工企业以前人工费、劳务费的结算流程是:工长每月开任务单、交预算员结算,预算员结算后,给包工队一份、预算员让项目经理、经营经理、分公司经理签字后,送财务一份,预算留存一份。由于劳务队说预算上没有及时递交结算单,于是预算部决定所有的事都由劳务队自己递交,结算递交流程变成:劳务队让工长出任务单,劳务队将任务单交预算上结算,结算完后劳务队让项目经理、经营经理、分公司经理签字,然后亲自递交财务处挂账。在此流程中所有人员都是单线联系,没有集体决策,在工长开任务单或预算结算环节,有可能产生舞弊行为。

       2.2.2结算结果的现状

      下表反映2011年度某建筑企业的某建筑劳务公司的应付账款明细账:

      

      从2011年9月26日至2011年12月3日结算负调了275962元,对于这次负调,财务人员咨询了预算人员,预算人员的答复是:部分完工,总体结算挂账。现在进行扣除。从2011年12月23日至2011年12月27日负调10291元,对于这次负调,财务人员再次咨询预算人员,预算人员的答复是:门边窗边未外粉,扣除以前的工程款。此包工队9月份退出该项目,从此应付账款中到底是谁的责任造成了此账虚增虚减,不要说包工队糊涂,就连财务人员也不知道如何监督付款了。

       2.3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材料环节的现状

      2.3.1公司不重视材料管理部门

      2004年公司撤消了公司材料处,把材料处与生产处合并,2011年10月公司再次成立材料处。

      2.3.2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材料采购合同的现状

      2009年12月份钢材采购合同的第一条、产品名称商标、型号、厂家、数量、金额、供货时间,其中数量、金额中规定:1、数量以实收为准2、钢材价格每批以双方确认为准;第九条、结算方式及期限:复试合格后,付进现场双方确认量料款的80%,余20%料款20日内结清。若不能按时支付,欠款每吨每天支付供方3.8元。

       2010年11月份钢材采购合同的第一条、产品名称商标、型号、厂家、数量、金额、供货时间,其中数量、金额中规定:1、以甲方实际收到数量为准,2、价格按甲乙双方每批钢材当天确认的网价为准:(按我的钢铁网为准)第十条、结算方式及期限:(1)结算方式:①每月按双方确认量的75%货款进行付款;②剩余25%货款在主体封顶后半年内付清。(2)垫资利息支付方式,双方确认量的75%货款按每吨3.5元/天进行支付,剩余25%货款按每吨4元/天进行支付。(3)每次付款前供方须向需方提供税务发票,否则拒绝付款。

       以上垫资利息的计算均为未付款部分的利息。

       2011年6月15日钢材采购补充协议,第一条、由于市场钢材价格不断上涨。建设单位资金紧缺,根据乙方要求在原合同签订的钢筋落地后资金占用价现定为每吨、每天由原来的4.0元调整为4.5元(含税)。第二条、执行以上单价从2011年6月1日后供货开始。6月1日前所供货按原合同执行。

       2011年9月公司和材料公司签订合同第一条、供货方式:需方每月20日前报备下月钢材总需求计划量。需方提前五日向供方提报分批用料明细计划。第二条、结算价格:以供货当日《我的钢铁网当日报价》西安市场报价为基价。每月用量<1000吨按基价减10元结算,月用量≥1000吨按基价减20元结算,每增加1000吨基价递减10元。承兑汇票需方承担贴息,按钢厂同期贴息率结算。6个月承兑汇票贴息率为4.5‰,3个月承兑贴息率为3.9‰。以后结算中随钢厂贴息率调整而调整。第三条结算方式:供货结算执行双方确定的价格。需方先付款,供方后供货。本协议签订后3日内需方先支付银行承兑汇票当月需用量金额给供方。双方每月月底结算一次,及时计清款项情况,签对账单。第六条、违约责任:①需方如不能按约定期履行付款义务,应付而未付货款从欠款第5日起,每日按欠款总额万分之三承担违约金,供方如不能按需方计划单价指定时间和数量足额供货,按应供未供金额承担每日万分之三的违约金。同时还应承担由此给需方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窝工损失。

       2.3.3周转材料内部控制现状

      财务人员发现在某项目快竣工时,项目上使用大量的材料零用工,在现场到处寻找周转材料归还租赁公司,而应劳务队退还给项目部的周转材料,让项目部去花人力去收集整理周转材料,而且丢失和损坏严重。

       2.4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环节的现状

      在内部控制付款环节,某建筑企业2009年5月18日59号文件财务管理制度应付款项管理制度中,人工费不结算的不支付;工程材料不验收、不出具发票不支付,但此事项至今还仍然存在。内部控制材料环节,某建筑企业2009年6月30日46号文件合同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凡涉及公司重大利益的合同和公司法定代表人亲自签订的合同,必须由承办部门提前五日交全部合同资料,经有关业务部门和法律事务处审核后方可签订。涉及单位重大利益的合同指:其中标的额超过500万元的合同,第二十一条、在签订、履行合同和合同管理中管理失职、渎职或故意损害国家、公司利益的、按造成的损失由相关责任人赔偿,并追究相应的责任。造成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下的,由相关责任人赔偿损失额的30%~50%;造成经济损失在5~10万元的,赔偿损失额的30%~40%;造成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赔偿损失额的20%~30%.造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2009年12月份签订的钢材采购合同已超过该标准,累计采购金额为1030多万元,项目部是否经过公司相关部门的审核了?这说明了该企业制定了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但不执行,属于空头文件,内部控制执行力不到位。


    3.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节的问题

      3.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付款环节存在的问题

      3.1.1项目成本结算,开票环节不及时支付工程款超过应付账款的金额,付款环节应是最后环节。

       3.1.2控制资金意识不强、财务被动付款人员素质不高,对货币资金内控不严,未能达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应提高财务人员在资金内控中的责任意识,从付款流程来看,财务只不过是付款工具,被动付款,没有任何监督性。

       3.1.3一个月内消除借方余额,这种做法不恰当这一点充分说明了,此单位的领导很重视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但这种做法不恰当,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据实结算、开票。

       3.1.4有些领导忽视内控的作用,不关心成本从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来反映此单位的性质一定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有些领导忽视内控的作用,盲目扩大建设规模,部分项目管理员往往满足于产值、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指标的完成,对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的节约关心较少,即使上级部门强令开展成本管理,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也是被动消极的,流于表面形势。

       3.2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结算环节的问题

      3.2.1控制制度不健全,信息失真严重首先是内控制度政出多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控制乏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专门制定内部控制的机构,企业内部的各项控制制度由各个职能部门去制定。由于各个职能部门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深入的协调配合和沟通,许多规章制度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其次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流动性,工程项目具有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工程项目一般离总部较远,财务无法及时收到结算单。

       3.2.2结算不及时,不准确结算不及时,债务确认不准确,导致多付货款,成本的结算不准确,导致成本不实、盈亏不准。

       3.2.3把好成本控制源头,解决项目成本控制脱节问题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干的"不管成本,"算的"不管干活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张皮"的问题,其结果是工程完工算账,成本大大超过预算,造成企业亏损增加[3].

      3.3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材料环节的问题

      3.3.1材料管理制度不健全及不重视材料管理制度材料费指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材料费用以及材料租赁费等。由于材料成本在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65%~70%的比例,它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的成败,就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

       3.3.2采购合同中定价机制不科学可能导致采购物资价高,出现舞弊行为或遭受欺诈,采购人员大都是项目经理"信得过"的人,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索要高额回扣,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成本增加。

       3.3.3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使企业经济利益受损,2011年9月份合同签订后,公司未全面履行合同,导致项目部向材料公司要钢材时常出现断货或材料公司说资金未到位等情况。让项目部不得不采购其他供应商的高价贷息钢材;监控不当,项目部未掌握相对合理的价格信息,也不懂采购材料的资金成本,从而使项目部购买了大量的高价材料。

       3.3.4合同中钢材欠款承担着高额利息2011年底某项目部钢材应付账款贷方余额为1284万元,第二年还承担巨额的利息。

       3.3.5项目部周转材料管理不善丢失、损坏赔偿损失金额很大。

       3.4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是指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能力与力度,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所规定事项实际执行程度和效果的综合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成败与否,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内部控制的执行力是否到位。此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到位。

    
    网站首页|网站公告|联系我们|版权保护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 中国-北京 版权所有 电话: 010-68827610 传真: 010-68827610
    京ICP备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