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控制 内控体系框架测试与内控缺陷流程梳理内控自评价内部审计
  • 行业实践 重点行业案例研究专项风险管理企业实践财务管理
  • 风险管理 理论前沿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策略与方案
  • 关于我们 本网简介 本网专家视点 资料下载中心
  • 电话:010-68827610
    专家QQ:421183643在线咨询  查看更多>>
    • 姓名:
    • 电话:
    • 内容:
    测试与内控缺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认定财务报告内控缺陷]  >  测试与内控缺陷  >  首页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认定财务报告内控缺陷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   日期:2015-11-24
      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缺陷是发生在会计层面的,这种缺陷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而且对于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也会起到重大的影响。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层面无关,是发生在这之外的。对于财务报告的内控缺陷来说,它的影响是间接性的。除此之外,它还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合法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财务报告的内控缺陷而言,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判定。比如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讲,我国的衡量标准是从数量和性质来考虑。借鉴这一方式,我们也可以用这一标准来认定内部控制缺陷。
      (1)定性分析标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拿某些缺陷而言,虽然其数量不大,但就性质而言,却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判定过程中,我们要将缺陷性质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比如违法违规操作导致合同内容无法正常进行的。国内对于注册会计师的特别风险和重要性判定有一套明确的标准,借鉴这一标准,我们认为,凡是符合以下几个特征的,即可划分到重大缺陷的范围:管理层不能正确对待的内控缺陷以及自身的舞弊行为;任何形式的导致违规(公司明文规定或法律法规)缺陷;各种主观臆想和估计带来的缺陷等。
      (2)定量分析标准。摒弃其他方法,以量化标准来认定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有关会计方面的规定,依据缺陷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划分。这样在定位会计层面的内控缺陷时,我们就能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以50%为界限,将财务报错可能性大于它的,定位为“很可能”发生控制缺陷;小于它的,定为“可能”发生控制缺陷。对于导致后果而言,其量化可以借鉴对注册会计师重要性的判定,按照税前利润和总收入等的比例进行量化,当然还要考虑到净资产占总收入的比例问题。参考以上方法,我们以5%为界限,将控制缺陷造成利润报错率大于它的,可划分为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范畴;小于它的,定为低于重大程度的偏离。
      因此,我们可以对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作这样的定义:以5%为标准,在公司合并税前,如果一项控制缺陷造成利润报错率大于这一标准,且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的,称之为重大缺陷;如果一项控制缺陷造成利润报错率小于这一标准,且发生的可能性≤50%的,称之为一般缺陷;其他的为重要缺陷。   (3)定性为主。这里的定性为主是针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而言的。这一类型的缺陷是就整个公司层面经营而言的,可能会带来经营效果或这一过程是否合法化等问题,对财务报表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这也就导致了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量化分析这一方法行不通,因此只有重大与非重大缺陷之分,而无一般和重要缺陷。其实,采用定性的标准划分法更适合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分析,这其中包括了关键控制点认定法等方式。这种方法对于公司各种关键业务了解比较清楚,一旦有缺陷发生,那就必然是重大缺陷,否则就属于非重大缺陷的范畴。


    
    网站首页|网站公告|联系我们|版权保护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 中国-北京 版权所有 电话: 010-68827610 传真: 010-68827610
    京ICP备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