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部控制 内控体系框架测试与内控缺陷流程梳理内控自评价内部审计
  • 行业实践 重点行业案例研究专项风险管理企业实践财务管理
  • 风险管理 理论前沿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策略与方案
  • 关于我们 本网简介 本网专家视点 资料下载中心
  • 电话:010-68827610
    专家QQ:421183643在线咨询  查看更多>>
    • 姓名:
    • 电话:
    • 内容:
    专项风险管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风险分析]  >  专项风险管理  >  首页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风险分析
    中华财会网   日期:2015-06-05
      目前,许多企业集团为了强化对成员企业的管控,发挥资金聚合优势,普遍采用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将整个集团的资金集中到集团总部,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必须将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盈余存在集团总部指定的账户中,由总部统一调度、管理和运用。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企业集团可以实现整个集团内的资金资源整合与宏观调配,将现金盈余企业的资金调配到现金短缺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金融风险,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资金集中管理不可避免会带来关联方占用资金问题,引发企业所得税风险。这种风险包括两种情形:

    一、关联方占用资金未计利息或利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1.境内成员企业将资金借予境外成员企业,如果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计提利息,则减少了境内成员企业的利息收入,进而减少了企业集团在境内的纳税义务。
      2.境内成员企业将资金借予境内成员企业,且借方的实际税负高于贷方的实际税负,则贷方少支付利息发生的纳税义务低于借方少计利息收入发生的纳税义务,从而减少了企业集团在境内的纳税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税负可能不等于税率,例如亏损企业的实际税负为零。因此,判断是否发生关联方占用资金未计或少计利息的风险,主要还是以是否减少了企业集团在境内的纳税义务为标准。
      如果发生资金借贷关系的境内成员企业实际税负相同,只要该交易没有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入的减少,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第三十条规定,原则上不做转让定价调查、调整。
      

    二、从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超过规定标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第一条规定,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金融企业5∶1,其他企业2∶1)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国税发〔2009〕2号文件第八十五条对于关联方企业借款利息费用扣除问题作了进一步规定。其中,不得扣除利息支出=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1-标准比例÷关联债资比例)。
      如果企业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不受上文所述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的限制。
      针对以上两项企业所得税风险,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企业集团应当将不同成员企业之间调配资金作为关联交易管理,并实施以下管理制度:
      一是资金的调出方与调入方之间应当签订有书面借款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相同的利息;
      二是资金调入方按借款合同计算利息支出,资金调出方按期确认利息收入;
      三是借款额度需要注意是否符合税法对关联企业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的要求。

      汇韬科索企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www.gscoso.com)是国内知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咨询团队来自于国内知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国际知名行业研究机构,服务于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等各类型企业,开展落地、合规的咨询服务和企业内部培训,具有丰富相关经验。欢迎与我们联系沟通,我们将免费提供专业、可行的咨询建议。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www.china-rmic.com)由汇韬科索联合多家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学术团体共同发起创办,专注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本网主要为访问者提供线上、线下免费专业资料,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自我评测,以及无偿专业诊断咨询建议。
    【联系方式】
    电话:010-68827610
    电子邮箱:gsc@gscoso.com
    咨询QQ:421183643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科技园3号楼 

    
    网站首页|网站公告|联系我们|版权保护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网 中国-北京 版权所有 电话: 010-68827610 传真: 010-68827610
    京ICP备00000000号